欢迎光临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2024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64发布时间:2025-04-18

 

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2025年4月16日)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部署,3月18日下午,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对2024年度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方式,系统掌握了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在管理机制、资产配置、使用效能及处置流程等方面的工作进展,重点剖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下一步改进方向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县已登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账面总额116.67亿元,同比增长8.92%,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74.62亿元,占63.97%,事业单位国有资产42.05亿元,占36.03%。负债总额13.98亿元,同比增长25.01%,净资产102.69亿元,同比增长7.04%。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健全了资产管理体系。出台《濉溪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和《濉溪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濉溪县政府公物仓管理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健全从配置到核销的资产网上管理系统,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

(二)夯实了资产管理基础。开展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月报及年报填报工作,完善国有资产的动态管理;推进资产管理基础信息清查工作,对资产卡片信息开展自查自纠;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三)规范了资产处置管理。按照《濉溪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严把资产处置出口关,逐步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特别是土地、房屋等重点资产,有效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全年对29家单位下达处置批复43份,处置金额0.75亿元,房屋7处,车辆125辆。

三、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二)资产基础工作薄弱。部分单位资产台账不健全,信息不准确,资产账实不符情况较为突出。同时,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能。

(三)资产盘活效率不高。资产盘活路径方法不多,推进经营性资产有效利用不够。部分闲置资产因权属不清、信息不畅等原因,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盘活利用。

(四)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影响了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由于人少事多,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衔接不够紧密,尚未形成有效的协同工作机制和监督合力。

四、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各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克服“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厘清行业管理和综合监管的边界职责,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能和人员配置,切实提高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能力。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消除监管盲区。完善行业部门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制度,细化分级分类管理措施,不断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互融互通,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三)进一步提高资产盘活利用效率。建立健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考核、报告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形成更加完整、科学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不断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灵活运用不动产基金等方式推动不动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提升效益价值。积极探索公物仓等有效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等新的管理方式,通过优化调剂、公开处置等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财政可持续能力。

(四)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一体化管理,积极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完善基础数据,实现资产信息动态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升资产绩效。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地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邮编:235100 联系电话 :0561-6087752 电子信箱:suixirenda@126.com

皖ICP备160141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