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安排,12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飞带领财经工委和预算审查室组成人员,对全县2020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县2020年度国有资产运行和管理情况
2020年,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全面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监管,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各项目标任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115%;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净资产37.67亿元,同比增长15.42%;2020年末全县土地面积19.82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2.09万公顷,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53种,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8种,总储量为51.68亿吨。全县森林面积4.11万公顷(全部为人工林面积),森林覆盖率18.97%,全县水资源总量为6.01亿m³。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保值增值率偏低。国有资产市场化运营能力不足,总资产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偏低,资产负债率偏高,存在经营风险。农场职工编制复杂,社保参保标准不统一,管理水平有限,存在不稳定因素。
(二)管理不到位。部分单位管理意识薄弱,执行资产管理制度不到位,导致账务、实物以及管理系统不相符,资产长期闲置、主管单位漏报漏统等问题。
(三)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监督力量有待充实,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和科学。
三、意见建议
一是健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积极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系,推动农业企业、文化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等企业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机制,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权重,提高国有资产盈利能力。建立国有自然资源台账,完善相关的指标体系和规范标准,全面摸清“家底”。
二是深化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提高企业国有资产投融资能力和造血能力。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建立企业领导人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三是构建监督体系。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纳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国有资产实时在线监督,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加大国有资产监管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向社会公开国有资产经营情况、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人大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监督力量的协同开展,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维护国有资产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