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全县民生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13555发布时间:2021-09-17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9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相军,副主任王成武、朱秀芳、陈永乐、李秀侠,带领常委会驻会委员、委室主任、人大代表,对全县2021年来民生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和调研。现结合实地调研和座谈会提出意见,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全县民生工程建设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共实施31项民生工程,全年计划投入资金24.12亿元(不含棚户区改造资金),截止到8月底,已累计拨付各类资金18.77亿元,占全年计划资金的77.81%。其中,补助补贴类项目完成情况较好,均能按照序时进度拨付;工程类项目建设进度相对缓慢,目前仅农饮水维修养护工程、农村危房改造、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校舍维修、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幼儿托育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他工程如“四好农村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进度相对较慢。同时,受疫情影响,幼儿、中小学及中职教师就业培训类项目未能如期开展,目前还处于招标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民生工程谋划科学性有待加强。如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农饮水工程、“四好农村路”,均不同程度存在与村庄规划、“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脱钩的现象,部分项目实施没有经过科学的调研和论证,导致项目谋划和实施不够科学,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不够高,产生的社会反响不够好。特别是有的项目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均与谋划不准、不实相关。

二是民生工程建设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工程类项目建设进度较慢,对比省、市先进进度和平均进度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工程项目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部分项目建设的质量不够高,存在随意修改规划设计的问题;建管分离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工程类项目建后管养不到位,导致项目运行效果不理想。

三是宣传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群众对民生工程建设的认识不充分,存在了解不多、支持不够、参与较少等问题。群众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基层反映问题和利益诉求的渠道还不够畅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民生工程建设实施的满意率。

三、几点建议

(一)精准谋划民生工程项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特别是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农村校舍维修、“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项目,要充分结合村庄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协同推进,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和不必要财政负担。二要加强项目论证,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建设规模、资金来源、运营能力等,结合濉溪发展实际,有重点、分步骤地谋划实施有利于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民生改善项目,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好基础、补齐短板。

(二)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民生工程建设的质量。一是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地管理办法,克服民生工程“自评”问题,落实项目主体单位、监理单位监管责任,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工程类项目调度,确保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加强对重点民生工程的审计监督,把审查结果与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干部任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审计内部监督作用。三是加强对建后管养工作的研究,努力克服“建管分离”的问题,落实落细管理责任,提高民生工程长久效益。

(三)加强机制创新,促进民生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人大代表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在民生工程意见征集、问题反映、民主测评和评议等方面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助力民生工程建设。二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项目主体单位落实监管责任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严重的给予问责,确保民生工程项目真正惠民、利民。三是认真总结刘桥、百善等先行试点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的先进经验,推动民生实事票决制在全县民生工程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真正实现民生工程建设由“为民做主”向“由民作主”转变。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地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邮编:235100 联系电话 :0561-6087752 电子信箱:suixirenda@126.com

皖ICP备160141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