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全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59发布时间:2025-08-25

 

县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

(2025年8月25日)

为全面掌握濉溪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开展情况,推动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安排,由副主任吴飞带队,组织法制工委相关人员于2025年8月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查阅案卷等方式,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濉溪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检察工作的指示精神,围绕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英烈荣誉保护等重点领域,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取得显著工作成效。

(一)案件办理质效稳步提升。三年来,县人民检察院共摸排公益诉讼线索686条,立案422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9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4件。制发检察建议211件,督促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为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二)公共利益保护成果显著。生态环境领域:治理河道垃圾30余吨,清理非法捕鱼设备40个,拆除河岸违建6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5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1件,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有财产保护领域:立案办理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案件8件,防止国有资产损失。英烈荣誉保护领域:办理侵害英烈名誉案件8件,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尽管我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成效显著,但调研中发现以下问题仍需改进:

(一)案件结构单一,监督领域挖掘不足。案件集中于生态环境和食品药品安全,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新领域探索较少。

(二)办案质效待提升,精准监督需加强。部分案件存在调查取证不够深入、检察建议跟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监督权威性。

(三)队伍建设短板,专业化能力不足。检察官队伍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对新型、复杂案件的处理经验不足,科技手段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四)协作机制不完善,联动效率较低。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协作仍存在信息壁垒,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效率不高。

(五)宣传力度不够大,群众知晓率较低。与批捕和公诉案件等常规工作相比,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全社会的影响力不够大,多数人对此不甚了解,对相关案件线索的举报意识不强。

三、意见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履职担当,拓展监督广度。聚焦民生热点和新兴领域,主动挖掘反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安全等案件线索,加大办案力度,彰显公益诉讼的使命担当。

(二)优化办案机制,提升监督精度。完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强化诉前程序与诉讼环节的衔接;对重大案件实行“一案一策”,确保检察建议落地见效。

(三)加强能力建设,赋能科技手段。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检察官在生态鉴定、数字取证等领域的专业素养;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提高线索发现和证据固定效率。

(四)深化部门协作,构建保护合力。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线索双向移送、联合调查、联席会议等机制,推动“行政执法+司法监督”无缝衔接。

(五)扩大宣传引导,营造共治氛围。通过典型案例发布、法治宣传进社区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公益诉讼的认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构建“全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公益保护格局。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地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邮编:235100 联系电话 :0561-6087752 电子信箱:suixirenda@126.com

皖ICP备160141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