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2024年8月27日)
根据工作计划,2024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海波带领农村工委、城建工委组成人员对全县土地资源整合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开发区、百善镇,实地查看了批而未供、违法用地处置整改现场,详细了解了全县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工作,并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按照“严控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合理的规划、编制,创新思路,积极解决土地利用难点问题,理顺土地利用脉络,统筹土地利用大局,推进零散空间整合,优化土地资源整体布局,为我县“旧空间”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二、存在的问题
土地资源整合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土地保护意识。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基层组织在土地规划利用时往往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缺乏长远考虑,造成土地亩均效益水平低下;同时,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房屋新建、改扩建不办理规划、国土审批手续,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批少占多现象时有发生。
(二)建设用地资源紧张、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可供开发使用的土地资源日渐减少,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成为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批而未供、历史遗留违法用地处置困难。受征迁、政策调整、项目报批后未能如期落地等因素影响,“批而未供”土地存量仍较高,且存在时间跨度较长;历史遗留违法用地因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各方利益,极易诱发不稳定因素,处置工作推进缓慢。
三、意见建议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当前,全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用地需求大,政府部门应把保障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管好用活每一寸土地。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升法律意识。一方面要加大用地管理和审批程序,通过强化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转变用地观念,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的主体责任意识;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强违法用地行为法律后果和社会后果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认识到违法用地的危害性、违法性,规范用地行为。
(二)坚持多措并举,提高利用效率。政府部门应加强规划管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要求,摸清全县存量低效用地底数,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同时,要加强政策的衔接和配套,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对各类存量用地和未充分利用土地有条件的实施“二次开发”,不断加快推进土地盘活利用,缓解用地紧张。
(三)加强镇村联动,强化统筹协调。政府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优势和热情,凝聚工作合力,稳慎有序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实事求是原则,按照以用为先、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逐步消化存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