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濉溪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审查意见
浏览次数:1705发布时间:2024-08-29

 

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2024年8月27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的相关规定,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飞带领预算工委(财经工委)、监司工委、研究室组成人员以及部分常委会委员,对我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县发改委《关于濉溪县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意见报告如下:

一、全县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整体情况

上半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在去年各项经济指标恢复向好的基础上,努力克服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困难挑战,有效落实各项政策举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向好态势。

(一)从宏观指标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上半年县域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一是经济指标大部分呈增长向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分别高于全省、全市0.9和2.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分别高于全省、全市4.7和9.5个百分点,增速全市第一,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三大类呈现“两升一降”,但主导产业增势良好,其中金属新材料同比增长47.5%,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0.5%;实现进出口总额4.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4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0 %,进出口位居全市第一。二是服务业持续恢复,市场消费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亿元,增长3.2%,低于全省0.9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限上餐饮业收入增长20.4%,增长较快。三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6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81.6亿元,增长11.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86.6亿元,增长16.0%,比年初增加76.2亿元。四是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9%,分别高于全省、全市7.1和4.9个百分点。全县民生支出29303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6%,同比增长1.4%。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数55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1.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921元、12031元,分别增长3.4%、6.1%,和全省、全市基本持平。

(二)从发展质量看,加快转型升级稳中有进。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县政府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项目建设投资牵动,积极抓住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专项债扩容提速等政策机遇,对标国家战略和重点支持领域,结合我县发展实际,积极谋划申报中央预算内项目9个、超长期国债项目21个,其中2个中央预算项目获批资金0.6亿元,11个项目通过省级初审,争取专项债项目8个,到位资金8.31亿元。全县年度计划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8.4亿元,上半年省开工动员重点项目13个,集中开工项目开工率100%、纳统率76.9%,均位于全市前列。持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改造,工业新动能快速发展,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上半年,全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5%,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4.6%,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个百分点。认真做好县人大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9个,制造业项目占比达75.5%,其中10-50亿元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三)从社会发展看,改革开放进程深入推进。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编制濉溪县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把城市更新、片区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有机融合。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完成全县11个镇摸底核实。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配合“四好农村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等,努力扩大乡村振兴成果。巩固国企三年改革行动成效,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以管资本为抓手推动国企良性发展和国有资本收益不断增强。加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强化依法治县,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总的来看,上半年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平稳向好,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和困难挑战,对照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指标,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完成压力大。一是三次产业比例结构合理性尚需加强。上半年三次产业比10.5:50.6:38.9,三产服务业占比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市14.73和13.6个百分点,就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增长模式需进一步优化。二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尚不稳固,企业恢复向好面临压力。上半年规上企业虽新增12家,但是与去年总数相比核退较多,净减少35家,且上半年产值下降的规模工业企业高达161家,占比60.3%。三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需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固投同比下降6.4%,分别低于全省、全市10.4和5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低于全市22.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低于全市31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18.8%,低于全市23.2个百分点。

二、意见建议

(一)锚定各项预期指标,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认真研判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不利因素,加大调控力度,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着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强化目标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对照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指标、“十四五”目标任务,找准序时差距、主要短板及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瓶颈”,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尤其对低于序时和有较大差距的指标,加强分析研判、认真谋划、精准施策,努力赶超进度、补上短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强化宏观政策指导,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能。认真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各项政策,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要求,抓住将皖北地区纳入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徐淮结对合作等政策叠加的有利机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健全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项目建设和要素保障,充分和高效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府专项债券,发挥政府投资引领和牵动作用,认真研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要求,不断增强社会投资者信心,积极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引导民间投资对县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动能。

(三)聚焦三次产业发展,调整结构优化增长模式。以县委全委会确定的“四大片区”建设为引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着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全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以产业集聚的工业片区建设提高城镇居民就业水平和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通过限上服务业的增量和商业体系提质增效,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商贸流通企业和商业综合体建设,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县域内居民需求,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四)持续改善重点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发展。要聚焦城乡融合,全力拓空间、强治理,以继续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推动实施50项民生实事为抓手,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提高社会托底保障能力。要科学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推动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快向农村延伸、倾斜,通过和美乡村、美丽宜居行政村和自然庄建设等,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关注人大代表收集民生建议工作,结合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落实,持续做好跟踪反馈,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地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邮编:235100 联系电话 :0561-6087752 电子信箱:suixirenda@126.com

皖ICP备160141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