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
(2024年8月27日)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飞带领预算工委(财经工委)、法制工委、研究室组成人员及部分常委会委员对濉溪县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县财政局代表县政府拟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以来,县政府及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积极抓住经济回升向好和全县工业新动能快速发展机遇,强化税收征管,积极组织收入,不断优化结构,统筹资金整合,兜牢“三保”底线,财政预算整体运行平稳。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947万元,同比增长6.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9341万元,占比86%,同比增长29.7%;非税收入完成27606万元,占比14%。同比下降48.5%。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9547万元,同比增长7.6%。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320万元,同比增长8.8%;镇(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6227万元,同比下降27.7%。
(二)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381万元(其中税收完成57775万元,占收入67.66%,非税收入完成27606万元,占收入32.34%),同比下降22.7%。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320万元,同比增长8.8%。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37342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完成49036万元,同比下降17.9%;专项债收入83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20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129231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33243万元,同比下降59.7%;专项债支出83100万元;债券付息支出11755万元,其他基金支出1133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000万元,主要为建投集团上缴收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901万元,主要用于拨付建投注册资本金15000万元,拨付交投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266万元,同比下降16.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5638万元,同比增长15.3%。
二、财政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县财政运行整体平稳,但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紧平衡”特征依然突出,要完成全年目标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收入组织难度大。从收入增长上,因前年留抵退税和去年企业恢复不及预期等低基数因素,2022至2024年年均增幅达24%,但税收总量占比下降。从收入结构看,县本级组织税收入库占总收入比仅67.66%,非税收入占比达到32.34%。从重点税源看,均存在不同程度降幅,其中采矿业减收14.6%。另受资源利用类企业去年底集中开票,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对资源利用类企业风险管控加强等因素影响,大幅下降,可持续增长乏力。同时,房地产市场仍然持续低迷,不确定性较大,新建项目推动缓慢,税收收入不及预期。
二是支出压减难度大。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津贴调增、低保弱势群体补助提标扩面、教育投入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入增长远远不能弥补支出增长的缺口。上半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4亿元,同比下降22.7%,而支出31.33亿元,同比增长8.8%,收支倒挂近30个百分点,当期财政自给率48%,十二大类目级支出科目除城乡社区、公共安全等四类略有下降外,其余支出都不同程度同比增长,在立足“三保”同时,教育、卫生、社保、农业等民生领域还需持续加大投入,中央、省、市级重大决策部署还需持续稳定保障,这些支出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刚性特征明显,压减难度较大。
三是风险管控难度大。截止6月底,显性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2.4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5.4亿元,专项债务77.09亿元,已超过去年的债务限额(2024年省批准新的债务限额尚未下达),债务风险有所增加,另到期偿债付息额年均增长20%以上,增大财政压力和风险。同时,在保障项目建设发行专项债券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化解存量隐债,在控制债务总额做大财力稳妥化债上还缺少有力有效、长期可持续的方法,一揽子化债方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落实。另一方面相关社会风险财政化范围扩大,增大财政预期风险。按照年初预算,年度中财政支出因收入执行较差而库款有限或调度困难,短期及年度收支不平衡依然存在,财力平衡风险依存。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等三大方面,详细部署了未来五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县政府及财政等部门要认真研究并切实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科学地配置财政资源、提升资金效益、优化收支结构、提升政策效能,努力推动收入量增质优、支出加力提速、政策提质增效、风险安全可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全县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以更实的举措,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高收入质量。持续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和重点税种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对符合政策的依法减免、应退尽退,对政策之外的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立足我县铝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着眼增量,挖掘存量,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做大做强收入基础,提高收入质量。进一步健全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机制,培育并逐步做大国有资产收益。充分研判房地产市场和各项政策,科学推动政府性基金收入合理增长。加力向上对接,及时学习把握中央、省、市政策变化,用好专项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及特别国债资金,切实增强发展后劲。
(二)以更优的结构,做好财政支出保障,补齐民生短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及时掌握财政库款流入、流出和余额变动,确保基本民生保障到位、人员工资按时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并集中财力扎实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坚持发展为重原则,集中有限财力加强重点保障、汇总有限资源支持重点项目,用好用活各项惠企助企政策,进一步稳定税源、稳固财力、稳住濉溪经济发展基本盘。同时坚持过“紧日子”,严格执行各项支出标准,努力节约日常经费开支,保持预算支出科学性,着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控一般性支出,及时收回执行进度差、效益低的项目资金,统筹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三)以创新的管理,健全预算管理体制,防范化解风险。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以预算一体化为抓手,着力打造数字财政,加强责任落实、部门联动和监督审查,凝聚合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有效提升预算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做强债务管控,实时监控债务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坚持控增化存,加强债务监测,及时识别和防范债务风险隐患。做好政府债券项目管理,提升项目可行性、必要性,增加项目精准度、成熟度,有效降低债务风险隐患。强化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秩序,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投融资评审等重要环节,优化方式方法、加强问责问效,不断推进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财政治理能力。
(四)以更高的质效,提升财政资金效能,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做实绩效管理,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对存量支出开展绩效评估,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无效、低效项目及时取消或收回资金。提前谋划部署2025年预算编制,结合项目绩效评价和监控结果,切实把好项目入库关和资金预算关,确保无绩效不预算、绩效差扣预算。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统一性和规范性,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财政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评价,以更加规范、透明、绩效的财政管理提升政府治理的合规性,全面推动现代化美好濉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