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县城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3044发布时间:2015-04-28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工作计划,近日,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常委组成调研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成武带领下,对县城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积极贯彻建设“四个濉溪”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城市发展、基础先行”的理念,紧紧围绕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和“园林县城”两大目标,着力拓展城市空间,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条件、规范公共服务行业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道路桥梁、背街小巷整治、公园绿地广场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县城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城区规模已拓展至35平方公里,集聚人口约20万人。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36.5%,绿地率3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平方米;县城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5%、80%、95%以上;布设公共自行车1300辆,在全省县级首家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2014年,濉河公园荣获“安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县城相继成功获评“安徽省文明县城”和“安徽省园林县城”荣誉称号。
    二、存在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县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投融资渠道单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县级财力有限,县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市政建设需求。目前市政基础设施投资渠道主要依赖融资,投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缺乏已成为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    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滞后,城市功能配套建设还不完善。随着人口集聚及县城空间的拓展,县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工作滞后,存在着计划性不强、规划标准不统一、配套不到位的问题。如缺少停车场、菜市场、小吃商业街、文化活动中心、展览馆、公共图书馆等,造成停车难、买菜难、占道经营及油烟扰民等问题;燃气、供水部分管网老化,不能适应高层建筑增长需要;因铁路涵洞的阻隔及拆迁原因,造成断头路较多,妨碍县城公共交通发展,严重制约县城路网的完善。
    (三)专业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管理体制亟待理顺。县城居民的城市意识不强,损坏公共设施现象时有发生,目前还缺少专业执法队伍进行有效查处。此外,对于公园、绿化带、停车场等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不够到位,建设、市容、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不够,职能需要进一步融合,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三、几点建议
    (一)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投入机制,破解资金难题。一是积极与中央建筑企业合作,采取BT方式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缓减政府资金压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二是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供水、供热、燃气、公园配套服务、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政府依法选择符合要求的经营者。
    (二)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县规划部门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并高标准完成道路、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燃气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将最优的规划成果运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确保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整体建设同步推进,避免因城市规划短视而造成资源浪费。
    (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整体功能。一是做好县城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加快地下管网系统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地下管网数字档案及信息管理系统。二是重点突破,完善县城路网建设。加快碱河路铁路立交平改立框架桥工程建设;做好拆迁工作,尽快贯通闸河路工程处段;延伸榕树路至南环路;积极协调,努力破解县城道路交通受铁路涵洞制约这一难题,同时着力推进县城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三是加强县城停车场、菜市场、小吃商业街、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群众购物消费、学习娱乐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四)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协调配合,努力提高市政管理水平。一是对照政府权力清单及责任清单,明确行使权力责任,整合城建、市容、环保等部门专业执法力量,加强县城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对破坏市政设施的人和事进行及时有效处置。二是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调动和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市政管理水平。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

地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邮编:235100 联系电话 :0561-6087752 电子信箱:suixirenda@126.com

皖ICP备160141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