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计划,2025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海波带领调研组对全县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濉溪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和濉溪镇王冲孜村刘楼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现场,并召开座谈会,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各项环保工作措施,全县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濉溪镇王冲孜村刘楼沟治理成果在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上被推广学习,我县以全省答辩第二名的成绩成功申报2024年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专项资金2000万元,我县澥河、沱河水环境生态修复项目成功纳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问题线索均按序时进度完成核查反馈,央督典型案例已全部处罚到位,并完成阶段性整改任务。
二、存在问题
当前,全县环境状况持续向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环境依然脆弱。2024年大气PM2.5年均浓度绝对值仍然较高,重点区域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控制还存在盲点,部分河流水质不稳,农村黑臭水体在一定程度存在,污染物排总量放仍然处于高位,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面临反弹风险。
(二)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环境监管执法力量薄弱,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有时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受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影响,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彻底,环境整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三)营商环境仍需优化。虽然县政府相关部门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仍存在主动靠前服务意识不够强,自觉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够积极,第三方中介监管指导还不到位,放管服改革成效与市场主体的期望值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工作建议
(一)坚持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紧盯大气颗粒物、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大气污染物治理,开展城市扬尘管控、秸秆焚烧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大气“五控”措施;深入开展河污监测溯源整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控,加快推进澥河、沱河系统治理,补齐水生态环境短板;加强涉重金属排放企业的指导力度,推进固危废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监管,提升固废末端处置能力,严防地下水和土壤污染。
(二)聚焦突出问题,持续提高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不折不扣做好系列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销号;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长效机制建设,提高主动发现问题能力,强化协同配合,进一步提高环保执法队伍管理水平;深入研究生态环保领域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积极梳理、申报、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不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运营效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三)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简政放权,优化评审方式,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加强第三方中介行业规范和引导,增强服务发展能力,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中中介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中发现的问题,要树立“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的工作理念,坚决反对任何形式“一刀切”现象,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营造公平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