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秀侠带领常委会部分驻会委员和农工委、城建工委相关人员,在县农业农村水利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到铁佛镇、百善镇专题调研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召开座谈会。此前,还专门听取了怀洪新河洼地治理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到五铺农场现场察看节水灌溉系统应用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县政府以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为龙头,加大各类涉水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变“五指张开”为“拳头紧握”,通过整合千亿斤粮食增长工程、土地复垦、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资金,形成资金聚集放大效应,相继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全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升。截止2018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81.5万亩、除涝面积18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1.8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2018年,我县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评比中,再创佳绩,荣获省“江淮杯”二等奖(银杯奖)。
2018年以来,共争取并实施各类水利工程项目19项,总投资5.34亿元。其中: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个,工程总投资10283万元;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2个,工程总投资6615万元;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5个,工程总投资3.65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推进力度不强。鉴于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如怀洪新河洼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没能按原计划的时间节点开工建设。
(二)投入不足、标准偏低。灌溉设施覆盖范围小,逢遇旱情时,仍有数万亩作物无灌溉水源。一些灌溉设备年久失修,自然老化,工程损坏严重,难以发挥灌溉效益。机井建设质量标准不一,毁坏报废较多,井灌面积难以稳定,急需加大更新改造力度。
(三)重建轻管、效率不高。我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虽然实行了产权改革,但改革不彻底,产权不明晰,利益不直接,仍基本处于没人管护状态,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长久发挥。
三、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实施力度。积极主动和省市水务部门搞好技术、资金对接,进一步压实责任,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待建项目强力推动、重点项目跟踪协调、民生项目真抓实管,全力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一是提前谋划,抓好一批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储备。重点抓好巴河、澥河、怀洪新河等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谋划,加快推进浍河综合治理前期工作。加大跑省进厅的力度,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争取早日立项实施。二是加快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和相关政策,建立多元筹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涉农资金整合,采取“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整体推进”的建设方式,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力度。坚持建、管、养并举,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强化管护措施。创新管护机制,逐步推进农田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效益持久稳定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