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浏览次数:8648发布时间:2018-08-17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根据2018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8月上旬至8月中旬,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岩主持下,县人大办公室、教科文卫工委和代表联络室对我县学前教育工作情况,采取听汇报、实地察看、调查问卷和利用人大工作网络平台发送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补充教师、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逐步提高。目前,全县共有独立幼儿园110所(公办园47所、民办园63所),村级小学附设园172所,民办幼儿看护点78所。在园幼儿数36227人,幼儿园教职工1470人。学前一年入园率95.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初步保障了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

    (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我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办园,学前教育的覆盖面大大提高。一是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投入、统筹规划,新建、改建、扩建了177所安全、适用的公办幼儿园。其中新建47所独立园,改扩建、维修了130所村级小学附设园。二是统筹规划,县城新建住宅区规划新建了11所幼儿园,均已投入使用。三是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实行以奖代补,促进民办园改善办学条件。2015年以来,先后投入500万元为普惠性民办园购置设备完善设施,落实奖励市级优秀民办园60万元。四是鼓励优质民办园托管村级幼儿园。目前,全县24所托管幼儿园,运行状况良好。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执行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2年以来,由县人社局统一组织、统一考试,共招聘幼儿教师300名,小学教师经过转岗培训,有300人充实到幼儿园任教。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幼儿园长、教师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继续教育、个人进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岗位培训。几年来,先后组织园长、骨干教师2100人次参加园培计划等各类培训;组织园长、教师400人次赴上海、南京等地参加学习。三是开展学前教育教研活动。我县成立了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和四个“学前教育发展协作共同体”,分别以县第一幼儿园等为中心开展教研观摩活动和学前教育活动。几年来,组织送教下乡和教学研讨活动40余次,参加活动的园长、教师1800余人。

    (三)增加学前教育投入。县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2015年投入2316.6万元,2016年投入2674.60万元,2017年增加到2714.90万元。全县幼儿园的园容园貌、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

    (四)加大幼儿园监管力度。对照《安徽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幼儿园,对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批。对已举办的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实施公办幼儿园评估制度、民办幼儿园年检制度、幼儿看护点动态评估认定制度。对评估(年检)检查中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幼儿园下发整改通知书,凡不能按期整改到位的,认定评估(年检)为不合格,要求其停止招生,直至收回办学许可证。

    (五)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幼儿科学保教宣传月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沟通的平台,传播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方式、方法。加强幼儿教学研究,组织幼儿教师基本功比赛,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我县幼儿园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学前教育仍是我县各类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一)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目前全县没有达到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看护点78个,实际上是学前教育总量的缺口。全县村级小学附设园172所,基本上没有幼儿专任教师。

    (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稀缺。目前全县有省级一类园一所、市一类园6所、市优秀民办园6所。占登记注册幼儿园比例为2%。2018年我县县城区3-6岁幼儿总量是7000人,而县城区6所公办幼儿园,仅能容纳幼儿1600人左右,提供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仅为需求的1/4。

    (三)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目前我县还未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学前教育经费虽然列入财政预算,但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偏低,不到2.5%。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大部分公办园发展困难,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小学附设园完全依靠收费维持运转,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

    (四)公办幼儿园核编困难、幼儿教师缺口大。由于省级没有核定幼儿教师编制数,县编办也没有统一核定全县幼儿教师编制数,只有濉溪第一幼儿园单独核定了60个编制。全县公办幼儿园学生数21747人,按师生比15:1测算,我县公办幼儿教师应为1450人。目前,我县公办幼儿教师355人,缺口1095人。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提高对学前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学前教育放到与义务教育同等重要位置,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好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在资源调度和政策制定落实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明确部门责任,落实任务分工,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要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和教育督导评估,充分调动镇(开发区)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

    (二)科学规划,进一步扩大和提升学前教育资源。要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将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县城区、开发区幼儿园建设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科学规划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布局。政府要制订配套幼儿园移交的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国土、城乡建设、房管等部门要严格把关,保证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在工程第一期就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教育部门要及时做好接收工作。要加强领导,加强调度,尽快解决县城区配建幼儿园遗留问题。要重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把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加快利用农村闲置公共资源建设幼儿园的步伐,加大农村幼儿看护点的整改提升力度,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要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资本,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学前教育的积极性。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力度,让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承担起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任务,要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模式,引进外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我县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三)落实政府投入主体责任,多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逐年提高我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中的占比,达到合理比例。根据我县实际,尽快出台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并列入财政预算。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四)加强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学保教水平。科学核定我县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完善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管理。对纳入编制管理的公办幼儿园,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确定的编制标准核定事业编制,通过多种形式逐步补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重视幼儿教师待遇问题,健全幼儿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金以及工资补助,努力解决幼儿园资金运转困难以及聘用教师流失问题。完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国培计划等各类培训,建立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机制,优化幼儿教师队伍结构;支持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幼儿教师的学历培训和进修,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

濉溪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濉溪县人大常委会

地址:安徽省濉溪县沱河路92号 邮编:235100 联系电话 :0561-6087752 电子信箱:suixirenda@126.com

皖ICP备16014116号-1